范恒山:基于区域视角看中国经济增长潜能
2023年11月15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香港的机遇与担当‘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2023”在香港召开。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并作了《基于区域视角看中国经济增长潜能》的主旨讲话。现将讲话全文刊发如后。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水平,长时期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经济增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近几月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改善,完成年初提出的预期目标应无问题。但我们也能看到,中国经济年度增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下一步的走势如何,能否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稳定增长,成为国内外关注并研究的一个重点。
的确,随着基数的不断扩大,经济增长幅度逐步降低有其逻辑上的合理性。对中国经济而言,保持和提升经济增长的难度还来自于两方面:从国内看,高质量发展成为主轴,并非所有的手段都能用于推动经济增长,也并非所有的经济增长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我们需要的是高效、协调、绿色、安全的增长;从国外看,发展环境更为紧仄,遏制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围堵打压将会不断增强。但长期的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韧性和无穷潜能,只要战略与政策铺排到位、体制机制具有活力,中国经济能够持续保持平稳增长。
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具有一系列有利条件或比较优势,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和创新人才优势等。从区域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潜能也非常深厚。从某种程度上说,国民经济即为区域经济的总和,正所谓区域兴则国家兴。采取有效的宏观政策和区域政策,就能将区域发展潜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
从区域视角观察,经济发展或增长的潜能至少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城乡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对中国而言,广大的农村既是经济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所以我们说,全面建设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但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所在,乡村振兴必然会带来高水平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这种潜能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填平补齐”,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实现农村与城乡统筹谋划、一体提升,大幅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公平交易”,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同权同则。激发潜能根本路径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在此基础上推动城乡互补、工农互助。主要任务是:一方面,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在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发展规模经济的基础上推动优势骨干企业、现代化经营方式、先进技术手段进入农村、服务农业和农民。
(二)行政交界地区加快凸起。各层级的行政交界地区涉及到很大一片国土,由于内“轻”外“争”(内部轻视和外部争斗),大部分行政交界地区都处于欠发达境地,其加快凸起成为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源。除了行政区内实施加大投资、开展对口帮扶等举措外,最重要最有效的举措是促进行政交界各地区建立经济合作区,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一体建设,实现相互支撑、互利共赢。如此,掣阻就变为了互助、边沿成为中心、冷区也成了热地,这一片国土的经济能量就充分释放。
(三)“泥沼”城市重振雄风。“精彩纷呈、美妙绝伦”是过去二十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地区分化问题。其中一个现象是少数曾经发展领先的城市出现经济增长失速,陷入困境。主要表现是负担沉重、结构老化、创新不足,其进一步发展受到内部“破窗效应”和外部“马太效应”双重影响。这些城市基础条件较好,国家通过战略倾斜、政策激励及队伍建设等手段,将有助于这些城市走出泥沼、重振雄风,重新成为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四)区域中心城市协同联动。城市是优化资源要素的集中承载地,中心城市优甚,其发展能量非凡。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受本位利益约束,中心城市间的竞争明显大于合作。这不仅导致创新资源的高度分散,还带来相互间掣肘损伤。因此,推动城市间协同联动特别是中心城市间的协同联动成为提升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一个重要动能。激发城市动能,需要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促进合理分工,强化特色发展、减少盲目竞争;另一方面,建立约束机制,推动关键领域统筹谋划、一体建设、优势互补。
(五)重大功能平台支撑引领。持续推动新区、自贸区、开发区、示范区等功能平台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特色,实践证明,各类功能平台不仅是改革开放路径探索的试验田,也是重要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策源地,同时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支撑点。提升已有重大功能平台的运行质量,强化其先行先试特性,促进良好规制的互鉴共用,同时结合重大区域战略实施增设一批具有特色的功能平台,将大大强化国家经济发展动能,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六)区域重大战略融合联动。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集高品位、强动能、广影响和大实惠于一体,对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目前,各区域重大战略的实施范围还主要体现在所设定的区域范围内。中央要求,“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落实好这一要求,不仅能防止“红利落差”演变为“地区悬差”,而且能推动各重大战略利好甘霖普降,从而全面激发地区活力,有力提升国民经济增长水平。
(七)区域产业“立体化拓展”。紧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成果,一批依托空域、海域的新型经济形态得以拓展壮大,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由“平面”走向“立体”,为国家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支撑。例如低空经济成为国内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以有人机和无人机的飞行活动为牵引,全面带动低空飞行、制造、保障、综合服务等诸多产业发展,促进海陆空一体衔接,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八)区域经济数字化重塑。区域数字化是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结果,而中国是推进数字化建设最快的国家之一。对区域发展而言,数字技术能够有效颠覆传统时空模式、化解自然地理环境囧况,超越现实发展基础配置资源要素,因而依其能大幅拓展经济运行空间和提升运行效率,也为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区域经济的数字化改造或重塑将成倍提高经济效率,从而成为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
国家好,香港必然好。香港可借国家区域经济蓬勃发展之势,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建议:一是深度融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分享政策红利;二是借鉴新加坡经验,与内地适宜地区共建更多的特色产业园区,化解空间狭窄之困;三是发挥科技优势,参与国家重要科技走廊建设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以创新链促进产业链延展提升;四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内地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发挥示范引领与桥梁纽带作用。(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著名经济学家)